老年白内障手术一般需要1-3天住院时间,具体时长与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及个体差异有关。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主流术式,多数患者术后1天即可出院。该手术切口小、恢复快,术后仅需观察眼压、角膜水肿等常规指标。若采用传统囊外摘除术,可能需延长至2-3天住院观察。术后第一天需拆除眼罩检查视力,医生会评估前房炎症反应及人工晶体位置。部分合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可能需额外监测血糖血压波动。术后3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按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预防感染和炎症。出院标准包括切口愈合良好、眼压稳定在10-21mmHg范围内、矫正视力达到预期目标。
建议术后1周内避免揉眼或污水入眼,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宜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促进角膜修复。术后1个月需复查验光调整屈光度,3个月内避免游泳和重体力劳动。若出现眼红眼痛加剧、视力突然下降等异常,应立即返院检查。
老年白内障手术通常不需要住院,多数可在门诊完成。手术方式主要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术后观察数小时即可离院。若合并严重全身疾病或术中发生并发症,可能需要短期住院观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通过微小切口粉碎并吸除混浊晶状体,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10-30分钟,采用表面麻醉即可完成。术后患者需在院观察2-4小时,检查眼压及切口情况,无特殊不适即可回家休养。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常与超声乳化联合进行,将折叠式人工晶状体通过注射器植入囊袋,术后视力恢复较快。这两种术式对全身影响较小,适合绝大多数老年患者门诊实施。
当患者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或凝血功能障碍时,可能需要提前住院进行全身状况评估。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时,需住院进行玻璃体切割等后续处理。糖尿病患者如术前血糖波动较大,也可能需要短期住院调控。这些情况在临床中占比不足5%,多数老年患者仍可安全接受日间手术。
术后需按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溴莫尼定滴眼液控制眼压,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保持术眼清洁干燥,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睡眠时佩戴眼罩保护。术后1天、1周、1个月需定期复查,监测视力恢复情况及人工晶状体位置。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如出现眼痛加剧、视力骤降或分泌物增多等异常,应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