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囊肿是两种不同的前列腺疾病,前者以炎症反应为主,后者以囊性结构形成为特征。主要区别包括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
1、病因差异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尿液反流或免疫异常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前列腺囊肿通常为先天性导管发育异常或后天腺管阻塞导致,如前列腺结石压迫或慢性炎症后形成的潴留性囊肿。
2、症状特点前列腺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部胀痛、排尿灼热感,急性发作时可伴随发热。前列腺囊肿症状与囊肿大小相关,小型囊肿常无症状,增大后可能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合并感染时会出现类似前列腺炎的化脓性表现。
3、诊断方法前列腺炎需通过直肠指检发现腺体压痛,结合前列腺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前列腺囊肿主要通过超声或MRI检出前列腺内无回声/低回声囊腔,必要时需穿刺活检排除肿瘤性病变。
4、治疗原则细菌性前列腺炎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慢性病例可配合前列舒通胶囊。无症状前列腺囊肿无须处理,较大囊肿引发梗阻时需行经尿道囊肿电切术或腹腔镜去顶术。
5、预后转归急性前列腺炎规范治疗后可痊愈,慢性病例易反复发作。前列腺囊肿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但需定期复查排除新生囊肿。两类疾病均需避免久坐、辛辣饮食等诱发因素。
建议患者出现排尿异常或盆腔不适时及时至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应保持规律排尿,适度进行提肛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避免过度劳累和酒精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