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若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感染、不可逆肺动脉高压、终末期心力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通常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禁忌证需由心外科医生综合评估后确定。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会显著增加手术风险,这类患者代谢能力下降可能导致麻醉药物蓄积或术后多器官衰竭。活动性感染患者手术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全身脓毒症,需先控制感染源。不可逆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阻力持续升高,术后易发生右心衰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耐受体外循环。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术野渗血或血栓形成。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前需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脏彩超、肺动脉压力测定等检查。术后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加重心脏负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强度以不出现心悸气促为宜。定期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出现胸闷水肿等症状需及时复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出血或血栓形成。
年龄超过50岁的男性、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男性、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男性、存在前列腺增生的男性需要做前列腺癌的筛查。前列腺癌筛查主要包括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1、年龄因素年龄是前列腺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超过50岁的男性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增加,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和直肠指检,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对于存在其他高危因素的男性,可能需要提前开始筛查。
2、家族病史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患病风险显著增高。若一级亲属如父亲或兄弟患有前列腺癌,其发病风险会增加数倍。这类人群建议从40-45岁开始定期筛查,筛查频率可适当增加。家族中多人患病或早发前列腺癌病例,提示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3、基因突变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男性前列腺癌风险明显增高。这些基因参与DNA修复,突变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对于已知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男性,应从40岁开始每年筛查。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患者也应纳入高危人群管理。
4、职业暴露长期接触镉、橡胶制品、农药等致癌物质的职业人群前列腺癌风险增加。这些物质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或直接损伤前列腺细胞DNA。从事相关职业的男性应加强筛查,同时做好职业防护。既往有明确致癌物暴露史者也需重视定期检查。
5、前列腺病变存在前列腺增生或慢性前列腺炎的男性可能增加癌变风险。虽然这些良性病变本身不会直接转变为癌症,但长期的炎症微环境可能促进恶性转化。对于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或反复炎症的患者,建议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定期筛查。
前列腺癌筛查应结合个体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除定期医学检查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风险。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激素水平,建议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上多摄入番茄、西兰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红肉和高脂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