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炎通常指阑尾炎,主要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可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干预方式。
1、转移性右下腹痛早期表现为中上腹或脐周隐痛,6-8小时后疼痛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可能与阑尾管腔被粪石阻塞有关,炎症刺激腹膜导致定位性疼痛。轻度病例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甲硝唑片等抗感染,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考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恶心呕吐约70%患者伴随消化道症状,因炎症刺激内脏神经引发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脱水。需禁食并静脉补液,配合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止吐,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3、发热体温通常波动在37.5-38.5℃,化脓性阑尾炎可能出现高热。与病原体释放致热原有关,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可物理降温联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但需避免掩盖病情进展。
4、腹膜刺激征出现右下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提示炎症已波及壁层腹膜。查体可见麦氏点压痛阳性,需急诊行阑尾超声或CT检查。若确诊化脓穿孔,应立即开展开腹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
5、食欲减退因全身炎症反应及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可能伴随便秘或腹泻。发病初期建议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脂软食,避免豆浆等产气食物加重腹胀。
阑尾炎患者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需规律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预防便秘减少复发风险。出现持续腹痛、伤口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