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可通过白带常规检查、阴道pH值检测、细菌培养、真菌涂片检查、阴道镜检查等方式确诊。阴道炎通常由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激素水平变化、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引起。
1、白带常规: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真菌等成分,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白带常规检查是诊断阴道炎的基础项目,可初步区分细菌性、真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
2、阴道pH值:使用pH试纸或专用仪器测量阴道分泌物的酸碱度。正常阴道pH值在3.8-4.5之间,若pH值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pH值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和鉴别不同类型的阴道炎。
3、细菌培养:将阴道分泌物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并鉴定菌种。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阴道炎,细菌培养尤为重要。
4、真菌涂片:取阴道分泌物制作涂片,经过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真菌形态。真菌涂片检查可快速诊断念珠菌性阴道炎,有助于及时开始抗真菌治疗。对于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的患者,真菌涂片是必要的检查项目。
5、阴道镜检查:使用阴道镜放大观察阴道和宫颈黏膜,评估炎症程度和病变范围。阴道镜检查可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病变,对于复杂或难治性阴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怀疑有阴道癌前病变或宫颈病变的患者,阴道镜检查是必要的。
阴道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恢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