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扭到了可通过热敷、颈部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脖子扭伤通常由肌肉拉伤、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骨折、颈部韧带损伤等原因引起。
1、热敷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40度左右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分钟。热敷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但皮肤破损或感觉异常者禁用。热敷后可配合轻柔按摩,注意避免用力按压颈椎。
2、颈部制动使用颈托固定颈部2-3周,选择高度适中的记忆棉颈托,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制动期间避免突然转头、低头玩手机等动作,睡眠时用低枕保持颈椎中立位。症状缓解后逐步进行颈部活动度训练。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炎症反应,肌松剂可缓解肌肉痉挛。合并神经根症状时可短期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药物使用不超过1周,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4、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组织修复,每次10分钟。牵引治疗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重量从3公斤开始逐步增加。超短波治疗能改善局部微循环,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出现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
5、手术治疗颈椎骨折需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佩戴头颈胸支具3个月。严重颈椎间盘突出可选择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进行3个月以上康复训练,定期复查颈椎MRI评估恢复情况。
脖子扭伤后3天内避免推拿、剧烈运动及辛辣饮食,宜进食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瘦肉。睡眠时采用仰卧位并将枕头置于颈后维持生理曲度。急性期后可进行颈部等长收缩训练,如双手抵额做对抗运动。若出现上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脊髓损伤可能。恢复期每周游泳2-3次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水温保持30度以上。
扭脚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交替、加压包扎等方式促进恢复。
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急性期24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外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用弹性绷带对踝关节进行适度加压包扎,能减少组织渗出,但需注意松紧度以避免影响血液回流。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帮助消肿。若疼痛持续或无法承重,可能存在韧带撕裂或骨折,需及时就医检查。
恢复期间避免过早负重行走,可遵医嘱使用跌打损伤类中成药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