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一般可以自愈,但需结合疖肿大小和症状严重程度判断。症状较轻时可通过自我疗法缓解,症状较重或持续不愈需及时就医。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早期表现为耳道局部红肿、触痛,可能伴随轻微发热。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疖肿,保持耳道清洁、避免挤压、局部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脓液排出。可使用干净毛巾浸温水后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
若疖肿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随剧烈疼痛、耳周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等症状,提示感染可能扩散。此时需就医进行切开引流,并配合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感染加重,不建议自行处理。
日常应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出现耳道不适及时用医用棉签清洁。
2岁宝宝感冒咳嗽通常可以自愈,但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
感冒咳嗽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可自行缓解。若症状较轻,仅表现为流清涕、偶发干咳、精神食欲正常,可通过多饮水、保持空气湿润、适当休息等方式促进恢复。病毒感染期间无须使用抗生素,过度用药反而可能扰乱肠道菌群。
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咳嗽加重伴痰鸣、精神萎靡或拒绝进食等情况,可能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症,如急性中耳炎、肺炎等。早产儿或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更需警惕病情进展。此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冷空气或二手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粥类、果蔬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