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通常需要进行视力检查、验光检查、眼轴长度测量、眼底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近视眼可能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眼部疾病、年龄增长、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检查。
1、视力检查视力检查是评估近视程度的基础方法,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或投影视力表测量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检查时需保持适当距离,单眼依次辨认视标方向,医生根据最小辨认行记录视力值。该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近视及严重程度,但无法区分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
2、验光检查验光检查包括电脑验光和综合验光,通过光学仪器精确测定屈光度数。电脑验光可快速获取球镜、柱镜和轴位等参数,综合验光则通过插片试戴确认最佳矫正方案。该检查能区分近视类型,对配镜和角膜塑形镜验配有重要指导价值,青少年需在散瞳后验光以排除调节性近视。
3、眼轴长度测量眼轴长度测量采用A超或光学生物测量仪,精确测定角膜前表面至视网膜的距离。轴性近视患者眼轴常超过24毫米,且每增长1毫米约增加300度近视度数。该检查对近视进展监测和病理性近视筛查具有关键意义,建议生长发育期青少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4、眼底检查眼底检查通过直接检眼镜或眼底照相观察视网膜状况,重点检查视盘形态、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高度近视患者易出现视盘倾斜、豹纹状眼底、后巩膜葡萄肿等病变,严重者可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脱离。该检查对评估近视并发症风险必不可少,需在暗室环境下配合散瞳药物进行。
5、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利用 Placido 环或Scheimpflug 成像技术,绘制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布图。该检查可检测角膜散光、圆锥角膜等异常形态,对近视激光手术术前评估和角膜接触镜适配至关重要。检查过程无接触无创伤,但需避免检查前揉眼影响数据准确性。
近视患者除定期医学检查外,需注意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减少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每40分钟休息5-10分钟。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A、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避免高糖饮食。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半年复查眼底,出现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需根据验光结果及时更换,不可随意借用他人眼镜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