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子的寿命一般为30-40天,具体存活时间与环境温度、宿主清洁度等因素有关。
虱子从卵发育为成虫需要经历若虫阶段,整个生命周期在适宜条件下可持续1个月左右。雌虱产卵后,卵经过7-10天孵化出若虫,若虫经过3次蜕皮约9-12天变为成虫。成虫存活期约2-4周,期间每天可产卵5-10枚。温度在25-30摄氏度时虱子活动最活跃,低于10摄氏度或高于45摄氏度时发育会受抑制。寄生于人体头部的头虱寿命略短于体虱,阴虱因生存环境特殊寿命可能稍长。虱在衣物褶皱中存活时间与衣物更换频率相关,定期高温清洗衣物可显著缩短其寿命。
预防虱虫滋生需保持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并使用60摄氏度以上热水烫洗。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梳子、帽子等贴身物品,长头发者建议扎紧发辫。发现虱虫感染应及时使用百部酊、苯甲酸苄酯搽剂等灭虱药物处理,必要时对居住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儿童集体生活场所需加强床铺、玩具的清洁管理,宠物饲养家庭要定期为动物驱虫。
去除头发上的虱子可通过物理清除、药物灭杀、环境消毒、预防复发、日常护理等方式综合处理。头虱感染多与直接接触传播、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皮瘙痒、可见虱卵或成虫附着等症状。
1、物理清除使用细齿梳虱子梳蘸取白醋或橄榄油,从发根至发梢反复梳理,每日重复进行可清除大部分虱卵及成虫。梳理时需在光线充足处操作,梳后立即用热水浸泡梳子消毒。该方法适合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但需坚持7-10天以确保效果。
2、药物灭杀可遵医嘱使用马拉硫磷洗剂、氯菊酯乳膏或苯甲酸苄酯搽剂等外用灭虱药物。药物需均匀涂抹于头发及头皮,保留指定时间后洗净。使用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避免接触眼睛及黏膜。若出现皮肤红肿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3、环境消毒虱子可存活于床单、帽子等物品上,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接触过的织物,无法水洗的物品可密封放置两周以上。地板及家具缝隙可用吸尘器彻底清洁,必要时喷洒拟除虫菊酯类环境杀虫剂,处理后注意通风。
4、预防复发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梳子、毛巾等物品,集体生活场所需同步排查密切接触者。感染者治愈后建议每周复查一次头皮状况,持续观察1个月。儿童返校前应确认无活卵残留,学校需开展集体防治宣教。
5、日常护理保持头发干燥清爽,长发建议扎紧减少披散。定期更换枕套并使用含茶树精油的洗发产品辅助预防。家庭成员出现瘙痒症状时应及时检查,早发现早处理可降低传播风险。
治疗期间建议将毛发修剪至齐耳长度以便操作,但非必要不剃发。日常可多用吹风机热风档吹发根,高温能抑制虱卵孵化。若自行处理2周无改善,或出现头皮化脓、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集体单位暴发疫情时应联系疾控中心介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