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多由温差变化、免疫力下降、病毒活跃、不良生活习惯及空调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
1、温差变化:
夏季室内外温差可达10℃以上,人体频繁经历冷热交替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鼻腔黏膜血管反复收缩扩张会降低局部免疫力,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建议进出空调环境时在过渡区稍作停留,随身携带薄外套应对温差。
2、免疫力下降:
高温环境下人体基础代谢率增加,大量排汗易造成电解质失衡。持续高温还会抑制淋巴细胞活性,使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适当补充含锌食物如牡蛎,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
3、病毒活跃: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在25-30℃环境繁殖活跃,可通过接触传播引发咽结膜热。游泳池、公共扶梯等场所是常见传播源。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避免用手揉眼能有效阻断传播链。
4、生活习惯:
过量食用冰镇食品会刺激咽部淋巴组织,冷饮导致胃肠型感冒发生率增加3倍。夜间贪凉不盖被褥易引发风寒型感冒。建议冰箱取出的食物放置5分钟再食用,睡眠时腹部加盖薄毯。
5、空调使用:
空调滤网积聚的军团菌每平方厘米可达2000个,直吹冷风会使鼻黏膜干燥开裂。定期清洗滤网,保持出风口向上,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以内能减少呼吸道刺激。
夏季预防感冒需注意劳逸结合,每天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如八段锦可提升耐热能力。饮食宜选择苦瓜、绿豆等清热食材,出汗较多时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将中暑误判为普通感冒延误治疗。
急性咽炎夜间咳嗽干痒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饮用温盐水、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急性咽炎一到晚上就咳嗽干痒可能与夜间空气干燥、迷走神经兴奋度增高、咽部黏膜炎症加重有关。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咽干,睡前用生理盐水漱口能减轻黏膜刺激。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银黄含片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枕头垫高15-20厘米能减少胃酸反流刺激。咽炎急性期需禁食辛辣、过烫食物,室内禁止吸烟及使用刺激性气味的空气清新剂。
发病期间建议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用罗汉果或菊花代茶饮,避免过度用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