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需结合核心症状与持续时间综合评估,主要有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等表现。若上述症状持续超过2周且影响社会功能,建议尽早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
1、情绪持续低落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空虚、绝望或烦躁,这种情绪与环境刺激无关,且无法通过娱乐活动缓解。典型症状包括清晨情绪恶化、频繁哭泣或情感麻木,可能伴随自责自罪念头。临床常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辅助评估,但最终诊断需由专业医生完成。
2、兴趣减退对既往热衷的活动明显丧失兴趣是核心症状之一,患者可能回避社交、放弃爱好,甚至对基本生活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改变需与暂时性情绪波动区分,抑郁症患者的兴趣丧失具有持续性和广泛性特征,常伴有快感缺失症状,即无法从任何活动中获得愉悦体验。
3、精力下降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劳较为常见,表现为即使简单日常活动也感到耗竭,可能伴随肢体沉重感。部分患者出现精神运动性迟滞,如思维迟缓、言语减少、动作缓慢等。需注意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疾病鉴别,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4、认知功能损害注意力下降、决策困难、记忆力减退等认知症状在抑郁症中较为突出,患者常描述头脑像被迷雾笼罩。部分会出现思维反刍现象,即反复思考负面事件。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痴呆,但抑郁症的认知损害多随情绪改善而缓解,且神经系统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5、躯体症状非特异性躯体不适在抑郁症中较为常见,包括失眠或嗜睡、食欲改变、慢性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这类症状可能掩盖情绪问题,导致患者长期就诊于综合医院。当反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且对症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抑郁障碍可能。
抑郁症的诊断需排除躯体疾病、药物因素及其他精神障碍,建议记录症状日记帮助医生判断。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若出现自杀意念或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须立即寻求专业帮助。诊断明确后可能需要结合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常用抗抑郁药包括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等,具体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