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血管堵塞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性无痛性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致失明。视网膜血管堵塞可分为视网膜动脉阻塞和视网膜静脉阻塞两类,前者症状更急骤,后者可能伴随视网膜出血和水肿。
1、视力骤降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患者常在数秒内出现单眼无痛性视力丧失,仅存光感或手动视力。这是由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对缺氧极度敏感,血流中断后迅速导致视功能损伤。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苍白水肿,黄斑区呈樱桃红斑。需立即就医进行降眼压、血管扩张等急救处理。
2、视野缺损分支动脉阻塞表现为与阻塞区域对应的象限性视野缺损,如上方血管阻塞导致下方视野缺失。静脉阻塞患者可能出现云雾状暗影或波浪形视野扭曲,与视网膜出血、棉絮斑等病变相关。视野检查可明确缺损范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显示视网膜厚度变化。
3、视物变形视网膜静脉阻塞后黄斑水肿是导致视物变形的常见原因,患者看直线呈现弯曲或波浪状。这种症状在缺血型静脉阻塞中更为显著,可能伴随中心视力持续下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注射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4、闪光幻觉部分患者在血管阻塞前可能出现闪光感或漂浮物增多,这与视网膜缺血刺激神经节细胞有关。视网膜周边部小动脉阻塞时更易出现此类前驱症状,需与视网膜脱离相鉴别。散瞳眼底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动脉变细或节段性血柱中断。
5、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患眼对光反射减弱是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特征性体征,表现为交替照射双眼时患眼瞳孔收缩迟缓。这种神经传导异常提示视网膜至中脑的视觉通路受损,常见于完全性动脉阻塞病例。需与视神经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视网膜血管堵塞属于眼科急症,尤其是动脉阻塞需在黄金救治期内处理。患者应避免揉眼、剧烈运动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定期眼科随访可监测新生血管等并发症,必要时接受视网膜激光治疗。出现相关症状须立即至眼科急诊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
视网膜血管瘤病通常分为早期、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早期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出现轻微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表现,此时血管瘤体积较小,对视网膜结构影响有限。进展期血管瘤逐渐增大,可伴随视网膜出血、渗出或水肿,患者视力下降明显,可能出现视野缺损或闪光感。终末期血管瘤广泛侵犯视网膜及周围组织,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或继发性青光眼,严重者可致失明。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外伤,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若出现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明确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