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鼻塞通常需要做血常规、鼻内镜检查、鼻窦CT、过敏原检测、脑脊液检查等项目。头痛鼻塞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脑膜炎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病因遵医嘱选择检查方式。
1、血常规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该检查有助于鉴别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检查前无须空腹,采血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即可。
2、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能直观观察鼻腔和鼻咽部病变。检查时可发现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息肉或新生物等异常。该检查对诊断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有重要价值。检查前需清理鼻腔分泌物,过程中可能有轻微不适但通常可耐受。
3、鼻窦CT鼻窦CT可清晰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能准确判断鼻窦炎的程度,显示窦腔积液、黏膜增厚、骨质破坏等情况。对顽固性头痛伴鼻塞患者,该检查可帮助排除真菌性鼻窦炎等特殊感染。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妊娠期妇女应避免此项检查。
4、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可明确引发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类型,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检查前需停用抗组胺药物3-7天,结果阳性提示对相应物质过敏,有助于制定回避措施和脱敏治疗方案。
5、脑脊液检查当怀疑脑膜炎引起头痛鼻塞时需进行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测等,可区分细菌性、病毒性或结核性脑膜炎。该检查为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需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止低颅压头痛。
出现头痛鼻塞症状时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刺激性气味。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避免用力擤鼻,可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恶心呕吐、意识改变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