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没掉就长新牙通常属于乳牙滞留,可通过乳牙拔除、恒牙矫正、口腔清洁、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乳牙滞留可能与遗传因素、乳牙根吸收不足、恒牙萌出方向异常、颌骨发育异常、龋齿等因素有关。
1、乳牙拔除乳牙滞留时若乳牙松动不明显,需由口腔医生评估后拔除滞留乳牙。拔牙后可避免恒牙错位萌出,减少双排牙风险。操作前需拍摄牙片确认恒牙位置,术后注意压迫止血,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
2、恒牙矫正若恒牙已错位萌出形成双排牙,需通过正畸治疗调整恒牙位置。常用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隐形矫治器等,治疗周期通常需要6-12个月。矫正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避免食用黏性食物。
3、口腔清洁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2次,配合牙线清洁牙缝,可选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滞留乳牙与新生恒牙交界处易堆积食物残渣,家长需协助孩子彻底清洁该区域,预防龋齿和牙龈炎症。
4、饮食调整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硬质食物,刺激乳牙牙根吸收。减少蛋糕、巧克力等精细软食摄入,避免颌骨发育不足。适量补充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食物,促进恒牙矿化。
5、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测恒牙发育情况。若发现多生牙、恒牙胚缺失等异常,需及时干预。对于7-9岁儿童,建议每半年拍摄一次牙片跟踪替牙进程。
家长应培养儿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避免用舌舔舐松动乳牙。若乳牙滞留超过3个月或恒牙萌出位置明显异常,需立即就诊。日常可让孩子多进行吹气球、咀嚼无糖口香糖等训练,增强颌骨肌肉力量。替牙期出现牙齿拥挤时,可适量增加玉米、坚果等粗纤维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