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乳突炎是否严重需根据病情判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听力下降、颅内感染、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
中耳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中耳炎发展而来。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耳痛、耳流脓、听力减退等局部症状。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向周围扩散,导致乳突骨壁破坏,形成硬膜外脓肿或脑膜炎等颅内感染。面神经管受累时可引发同侧面肌瘫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迷路炎,表现为眩晕和平衡障碍。
对于免疫力低下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可能迅速演变为坏死性中耳炎。儿童患者因解剖结构特殊,更易发生颅内外并发症。慢性中耳乳突炎长期存在时,可能诱发胆脂瘤形成,进一步破坏中耳及内耳结构。
出现耳部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耳道干燥。
中耳炎粘连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多数情况下较好。中耳炎粘连可能与长期炎症刺激、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
手术方式包括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等,通过清除粘连组织、修复听骨链来改善听力。术后听力恢复程度与粘连严重性、手术时机有关,早期干预效果更佳。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眩晕或耳鸣,通常1-2周内缓解。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前需完善纯音测听、颞骨CT等检查评估病情。
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