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鼻窦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促排剂、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细菌性鼻窦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
1、抗生素治疗细菌性鼻窦炎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头孢呋辛酯片对流感嗜血杆菌效果较好,左氧氟沙星片可用于青霉素过敏患者。疗程通常为10-14天,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和病原体。可采用鼻腔喷雾器或洗鼻壶,每日冲洗2-3次。冲洗时保持头部倾斜45度,避免呛咳。该方法能缓解鼻黏膜水肿,改善鼻窦引流,尤其适合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
3、鼻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每日1-2喷,连续使用不超过3个月。此类药物能显著改善鼻塞症状,但对细菌感染无直接杀灭作用,需与抗生素联用。使用前需摇匀,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
4、黏液溶解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药物可降低分泌物黏稠度。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需餐前半小时整粒吞服,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溶于温水饮用。这类药物能促进鼻窦分泌物排出,缓解头面部胀痛,但胃肠溃疡患者慎用。
5、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细菌性鼻窦炎,可考虑鼻内镜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通过开放窦口改善引流,球囊扩张术可微创扩大狭窄的鼻窦开口。术后需定期复查清理术腔,配合鼻腔冲洗和局部用药3-6个月以防粘连。
细菌性鼻窦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40%-60%。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逆行感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若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等并发症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