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癌极为罕见,主要与心脏组织特性、胚胎发育差异、血流动力学保护及抑癌基因高表达有关。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比例不足0.1%,临床常见的心脏占位病变多为良性黏液瘤或转移性肿瘤。
1、细胞更新缓慢: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成年后基本停止分裂增殖,DNA复制错误概率极低,从根本上减少了癌变可能。
2、血流冲刷保护:心脏持续高速血流可及时清除潜在致癌物质,同时富氧环境不利于厌氧肿瘤细胞生存,这种机械性保护降低了恶性转化风险。
3、胚胎起源特殊:心脏起源于中胚层的心源性区,与常见上皮组织癌变机制不同,其特有的转录因子网络(如GATA4、NKX2-5)具有天然抑癌作用。
4、转移屏障存在:心脏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构成血-心屏障,能有效阻挡其他器官肿瘤细胞转移定植,临床所见心脏恶性肿瘤90%以上为转移灶。
日常应关注胸闷、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症状,定期体检可通过心脏超声筛查占位病变。若发现心脏肿瘤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绝大多数良性肿瘤经手术切除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