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沙坦类主要包括氯沙坦钾、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疾病。
1、氯沙坦钾氯沙坦钾是首个上市的沙坦类药物,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肾病。该药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和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缬沙坦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适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该药可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钾水平,妊娠期女性禁用。
3、厄贝沙坦厄贝沙坦降压作用持久平稳,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该药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酸痛和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4、替米沙坦替米沙坦具有强效降压作用,适用于单纯性高血压和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该药半衰期较长,可实现24小时平稳降压。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干咳和头痛,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5、坎地沙坦酯坎地沙坦酯需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成分,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该药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卒中风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和味觉异常,严重肝病患者禁用。
沙坦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建议配合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避免与钾补充剂或保钾利尿剂联用,以防高钾血症。若出现面部水肿、呼吸困难等血管性水肿症状应立即就医。不同沙坦类药物在降压强度、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方面存在差异,临床选择需个体化评估。
长期服用缬沙坦可能引起低血压、高钾血症、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但多数患者耐受性良好。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部分患者用药初期可能出现头晕或乏力,这与药物扩张血管导致血压下降有关,通常数日内可自行缓解。服药期间需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活动,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少数患者会出现血钾水平升高,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或联用保钾利尿剂时更需定期监测电解质。个别病例报告显示可能引发干咳或血管性水肿,但发生率显著低于普利类药物。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观察到血清肌酐轻度上升,肾功能受损患者需调整剂量。
长期用药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日常注意控制高钾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等。出现持续肌肉无力、心悸或水肿时应及时就医。服药期间禁止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妊娠期女性绝对禁止使用该药,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建议固定时间服药,避免漏服或加倍补服,血压控制稳定时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