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炎的症状主要有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干咳、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喉炎是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多由感染、用声过度或刺激物引起,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1、声音嘶哑声音嘶哑是喉炎最典型的症状,由于声带黏膜充血肿胀导致振动异常。急性喉炎患者可能在数小时内突然失声,慢性喉炎则表现为持续性音色改变。教师、歌手等职业用嗓人群症状更明显,清晨起床时症状往往加重。
2、咽喉疼痛咽喉疼痛在吞咽或说话时加剧,急性细菌性喉炎疼痛较剧烈,可能放射至耳部。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弥漫性充血,严重者出现黏膜下出血。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病毒性喉炎疼痛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3、干咳干咳多为刺激性无痰咳嗽,因喉部神经末梢受炎症刺激引发。咳嗽在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随喉部发痒或灼热感。慢性喉炎患者可能出现习惯性清嗓动作,长期咳嗽可能导致声带小结等继发病变。
4、咽喉异物感咽喉异物感表现为喉部有东西卡住的感觉,但进食不受影响。这种症状在慢性喉炎中更常见,可能与喉部黏液分泌异常或黏膜增厚有关。患者常试图通过频繁吞咽缓解不适,反而加重黏膜刺激。
5、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多见于重症喉炎或会厌受累者,轻者仅感觉吞咽不适,重者可能出现饮水呛咳。儿童急性喉炎易并发喉梗阻,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就医处理。
喉炎患者应保持环境湿度,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严格禁声,慢性患者建议进行发声训练。反复发作或持续两周未愈者需喉镜检查排除肿瘤等病变,合并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时须及时就诊。职业用嗓者应注意发声休息,戒烟限酒,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护。
小儿喉炎夜间护理需重点关注保持呼吸道湿润、调整睡姿、监测体温、避免刺激性因素及准备应急药物。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病毒感染,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1、保持呼吸道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减少干燥空气对喉部刺激。温盐水雾化或浴室蒸汽吸入有助于缓解喉部水肿,每次持续10-15分钟。避免使用薄荷醇等挥发性物质,可能诱发喉痉挛。
2、调整睡姿将患儿床头抬高30度,采用侧卧位可减少喉部分泌物倒流。婴幼儿可竖抱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但需注意避免颈部过度屈曲。睡眠中突然坐起可能是呼吸困难的前兆。
3、监测体温每2-3小时测量体温,喉炎常伴随发热。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记录发热曲线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进展,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退热药。
4、避免刺激因素夜间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哭闹诱发喉痉挛。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冬季外出需佩戴口罩。睡前2小时禁食,防止胃酸反流加重喉部炎症。
5、准备应急药物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用于急性喉梗阻急救,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可缓解喉水肿。不建议自行使用镇咳药,可能抑制排痰。出现犬吠样咳嗽加重需立即就医。
喉炎患儿夜间应穿着宽松衣物便于观察胸廓起伏,家长需保持清醒状态。可准备手电筒随时检查口唇颜色,出现三凹征或紫绀应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恢复期保持每日至少1500毫升饮水,维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急性期过后建议进行户外适应性锻炼,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定期复查喉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合并过敏体质患儿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