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用声过度、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喉炎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喉梗阻。
1、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病毒侵入喉部黏膜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流涕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特征性犬吠样咳嗽。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减轻喉头水肿。
2、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继发于病毒感染。细菌性喉炎起病急骤,常伴高热、吞咽困难,喉镜检查可见脓性分泌物。需及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3、过敏反应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喉部黏膜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这类喉炎发作突然,多伴有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需立即脱离过敏原,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缓解喉头水肿,必要时联合肾上腺素雾化。
4、用声过度长时间哭闹、喊叫会导致声带机械性损伤。这种情况多见于性格急躁的幼儿,症状以声音嘶哑为主,通常无全身症状。建议让声带充分休息,可配合生理盐水雾化湿润喉部,一般2-3天可自行缓解。
5、环境刺激冷空气、二手烟、空气污染等物理化学刺激会损伤喉部黏膜屏障。患儿常在季节交替时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轻中度喉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使用空气加湿器,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是关键预防措施。
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让孩子接触烟雾等刺激物。急性发作期宜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减少吞咽时对喉部的摩擦。观察孩子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若出现吸气性喉鸣、三凹征等喉梗阻表现,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量摄入柑橘类等酸性食物刺激喉部。
小儿急性喉炎可通过雾化吸入治疗、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补液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用声过度、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
1、雾化吸入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肾上腺素雾化可快速缓解喉头水肿,适合轻中度喉梗阻患儿。α-糜蛋白酶雾化能分解痰液黏蛋白,减轻气道分泌物阻塞。雾化治疗需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婴幼儿可使用面罩式雾化器,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2、抗生素治疗头孢呋辛钠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病例,对化脓性链球菌等常见病原体有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可用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喉炎,疗程通常3-5天。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咽拭子培养,避免盲目用药导致菌群失调。
3、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推注能迅速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Ⅱ度以上喉梗阻。泼尼松龙片口服给药适合门诊治疗的轻症患儿,用药时间不超过3天。激素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和血压变化,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4、补液支持治疗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可纠正脱水状态,维持电解质平衡。静脉补液速度按10ml/kg·h计算,伴有发热时适当增加补液量。同时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质,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黏膜损伤。
5、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术适用于Ⅲ度喉梗阻经药物治疗无效者,需在喉镜直视下操作。术后需加强气道湿化和吸痰护理,预防套管堵塞。极少数先天性喉软骨软化患儿可能需行喉成形术,该情况多合并反复发作史。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水源。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温凉流食,避免坚果类易呛咳食物。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三凹征变化,夜间症状易加重需特别关注。恢复期减少哭闹和喊叫,外出佩戴口罩防止冷空气刺激。定期复查喉部情况,合并过敏性体质者需长期管理呼吸道高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