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高碘食物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应、限制致甲状腺肿物质、补充必需营养素及避免过度节食。甲减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碘缺乏、药物因素等有关,合理饮食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
1、控制高碘食物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需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每日碘摄入量建议不超过150微克。过量碘可能加重甲状腺滤泡破坏,但完全无碘饮食可能加剧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交替选择淡水鱼类、禽肉等作为蛋白质来源。
2、保证优质蛋白甲状腺激素合成需酪氨酸作为原料,每日应摄入鸡蛋、瘦肉、大豆等优质蛋白1.2-1.5克/公斤体重。乳清蛋白粉可作为补充,但需避免与左甲状腺素钠片同服,间隔至少4小时以防影响药物吸收。
3、限制致甲状腺肿物卷心菜、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含硫苷类物质,大量生食可能干扰碘利用。建议焯水后食用,每周不超过3次。木薯、杏仁中的氰化物苷也需控制,可通过充分烹煮降低其活性。
4、补充关键营养素硒元素参与甲状腺激素代谢,每日可通过巴西坚果2-3颗或富硒鸡蛋补充50-70微克。贫血患者需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与甲状腺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5、避免极端节食长期每日热量摄入低于1200千卡可能降低基础代谢率,加重怕冷、乏力症状。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主食中1/3替换为燕麦、藜麦等全谷物,配合橄榄油烹调增强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甲减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三餐习惯,避免空腹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烹饪时优先使用碘盐但控制总量,合并高血脂者需减少动物内脏摄入。每周进行3-5次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体重骤增、嗜睡加重时应及时复查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