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的常见过敏原主要有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化学物质、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有关。
1、食物食物过敏是荨麻疹的常见诱因,主要包括鱼虾蟹等海鲜、鸡蛋、牛奶、花生、坚果、芒果、草莓等。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机体过敏反应,导致组胺释放,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对于食物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食物后严格避免食用。
2、药物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疫苗等可能引起药物过敏性荨麻疹。药物过敏反应通常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出现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及时就医处理。
3、感染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鼻窦炎,病毒感染如感冒、肝炎,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等都可能诱发荨麻疹。感染导致的荨麻疹通常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缓解症状。
4、物理刺激冷热刺激、日光照射、压力、摩擦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皮肤导致物理性荨麻疹。这类荨麻疹的特点是刺激因素去除后症状可自行缓解。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相关物理刺激,外出时做好防护,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依巴斯汀片进行预防。
5、昆虫叮咬蜜蜂、蚊子、跳蚤等昆虫叮咬后释放的毒液或唾液蛋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局部或全身性荨麻疹。对于昆虫过敏者,应尽量避免去昆虫多的场所,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以备急需。
6、花粉春季树木花草散播的花粉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可引起季节性荨麻疹。花粉过敏者多在花粉季节发病,常伴有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等症状。预防措施包括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
7、尘螨尘螨及其排泄物是室内常见过敏原,可导致常年性荨麻疹。尘螨主要存在于床垫、枕头、地毯、毛绒玩具等处。减少尘螨接触的方法包括使用防螨床品、定期高温清洗床上用品、保持室内通风干燥等。
8、动物皮屑猫狗等宠物的皮屑、唾液、尿液中含有致敏蛋白,可能引起过敏体质者发生荨麻疹。对动物皮屑过敏者应尽量避免饲养宠物,或选择低敏品种,定期给宠物洗澡,保持家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过敏原。
9、化学物质染发剂、化妆品、洗涤剂、橡胶制品等含有的化学物质如对苯二胺、香料、防腐剂等可能引起接触性荨麻疹。使用新产品前应做皮肤测试,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冲洗,必要时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药缓解症状。
10、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免疫系统,诱发或加重荨麻疹。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精神因素导致的荨麻疹发作。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短期使用镇静类药物如阿普唑仑片。
11、遗传因素部分荨麻疹患者有家族过敏史,遗传因素使个体更易发生过敏反应。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性荨麻疹,需特别注意。有家族史者应更加注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干预过敏性疾病。
荨麻疹患者日常应注意记录可能的诱发因素,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室内保持适宜温湿度,定期清洁减少尘螨。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症状反复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慢性荨麻疹患者需保持耐心,坚持治疗并定期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