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间咳嗽加重可能由鼻后滴漏综合征、过敏性咳嗽、胃食管反流、室内空气干燥或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姿、使用加湿器、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1、鼻后滴漏:
鼻腔分泌物在平卧时倒流刺激咽喉,是儿童夜咳常见原因。表现为入睡后阵发性呛咳,可能伴有鼻塞或吸鼻子动作。白天保持鼻腔清洁,睡前用生理盐水喷鼻可减轻症状,持续一周无改善需排查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
2、过敏因素:
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易在夜间接触诱发咳嗽。特征为干咳无痰,可能伴随揉眼鼻动作。除螨处理床品、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帮助,必要时需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诊后可考虑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3、胃酸反流:
卧位时胃内容物刺激食管引发反射性咳嗽,常见于进食后2小时内入睡的儿童。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反复出现烧心感应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确诊后需规范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4、环境干燥:
冬季空调房湿度低于40%会导致气道黏膜干燥敏感。表现为喉咙发痒的刺激性咳嗽,无其他全身症状。卧室放置湿度计,维持50%-60%湿度,必要时使用医用级加湿器。注意每周彻底清洁加湿器防止微生物滋生。
5、感染后咳嗽:
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可能持续3-8周,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加重咳嗽。这类咳嗽通常自限性,但需警惕支原体感染可能。若伴随喘息或发热,应及时进行胸片和病原体检测,明确诊断后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保持卧室温度18-22℃并定期通风换气,避免使用毛绒玩具和地毯。观察咳嗽是否影响睡眠质量或伴随呼吸困难,持续两周以上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饮食上适量饮用温蜂蜜水1岁以上儿童,避免冷饮及甜腻食物刺激咽喉。白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但雾霾天需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