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发红可能由牙菌斑堆积、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缺乏、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
1、牙菌斑堆积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群落,长期未清洁会导致牙龈发红肿胀。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牙龈组织,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牙缝残留物。若发展为牙龈炎,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或甲硝唑口腔粘贴片控制感染。
2、牙龈炎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刷牙出血。与口腔卫生不良、牙结石刺激等因素相关。需定期进行超声波洁治去除牙结石,配合使用丁硼乳膏、碘甘油局部涂抹。伴随明显疼痛时可短期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3、牙周炎牙周炎是牙龈炎的进展状态,除牙龈发红外还可出现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与厌氧菌感染及免疫反应异常有关。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严重者需牙周翻瓣手术。辅助用药可选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替硝唑片等针对性抗菌药物。
4、维生素缺乏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表现为牙龈充血易出血。维生素B族缺乏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症。建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补充剂。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富含相关营养素。
5、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青春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波动会使牙龈血管扩张,对菌斑刺激更敏感。这种激素性牙龈炎表现为牙龈鲜红、质地松软。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进食过硬食物。产后或青春期结束后症状多自行缓解,持续不愈需排查其他病因。
保持每日两次有效刷牙和餐后漱口的习惯,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减少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牙龈炎症。若牙龈发红伴随持续出血、化脓或牙齿松动,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系统检查,避免延误牙周病治疗时机。孕期女性可选择含氟化亚锡的温和型牙膏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