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主要包括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皮肤紫癜通常表现为双下肢对称分布的出血性皮疹,按压不褪色,可能伴有轻微瘙痒。关节肿痛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呈游走性疼痛但无关节畸形。腹痛由消化道黏膜下出血引起,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或便血。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严重时可进展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症状往往最早出现,随后可能陆续发生关节、腹部或肾脏表现。皮疹初期可能呈现为红色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紫红色瘀斑,严重者融合成片。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易被误诊为急腹症。肾脏受累时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及蛋白,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抽搐。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感染及可疑过敏原接触,出现血尿或持续腹痛应及时就医。
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一般需要7-30天,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有关。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多数患儿经过规范治疗后症状可在7-14天内得到明显缓解。皮肤紫癜通常最先消退,随后关节肿痛和胃肠道症状逐渐减轻。对于仅有皮肤表现的轻症患儿,治疗周期可能缩短至1周左右。若出现肾脏受累如血尿或蛋白尿,治疗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甚至更久。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直至症状完全消失且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部分患儿可能因反复接触过敏原或感染诱发症状反复,导致治疗周期延长。糖皮质激素是常用治疗药物,但具体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制定。
患儿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暂时回避可能引起过敏的海鲜、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注意观察皮肤紫癜变化情况,记录尿量及尿液颜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紫癜部位。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仍需避免过度疲劳。若出现新发皮肤紫癜、腹痛加重或尿色异常,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