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上长了一个小肉芽可能由牙龈增生、根尖周炎、牙龈瘤、口腔溃疡、牙周脓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1、牙龈增生牙龈增生可能与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等药物或口腔卫生不良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龈组织肥厚呈结节状。轻度增生可通过加强刷牙和使用牙线清洁改善,严重时需由医生进行牙龈成形术。药物性增生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可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炎症。
2、根尖周炎根尖周炎多由龋齿未及时治疗导致细菌感染扩散引起,常伴随患牙叩痛和咬合不适。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或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感染。治疗期间避免用患侧咀嚼,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3、牙龈瘤牙龈瘤属于反应性增生病变,可能与局部刺激或激素变化有关,表现为牙龈表面紫红色肿物。确诊需通过病理活检,小型牙龈瘤可通过二氧化碳激光切除,较大病灶需手术切除并修整牙龈形态。妊娠期牙龈瘤通常在分娩后自行消退,期间可用生理盐水含漱保持清洁。
4、口腔溃疡创伤性口腔溃疡可能因牙齿残根摩擦或烫伤导致,溃疡周围可见炎性增生组织。局部涂抹醋酸地塞米松口腔贴片可促进愈合,配合使用康复新液含漱有助于黏膜修复。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饮食,去除口腔内尖锐牙体缺损等刺激因素。
5、牙周脓肿牙周脓肿由牙周袋内细菌感染急性发作引起,伴随牙龈红肿化脓和自发痛。需由医生进行脓肿切开引流,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急性期可短期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配合使用浓替硝唑含漱液控制感染。治疗后需定期进行牙周维护防止复发。
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每半年进行一次洁牙和口腔检查。避免用牙签等尖锐物刺激牙龈,戒烟限酒减少口腔黏膜损伤风险。若肉芽持续增大、出血或伴随明显疼痛,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排除肿瘤性病变,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