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纵隔炎可能会引起纵隔脓肿,但概率较低。
慢性纵隔炎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组织胞浆菌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低热、乏力等症状。多数情况下,炎症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得到控制,不会进展为脓肿。规范用药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或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若慢性纵隔炎未及时治疗或患者免疫力严重低下,炎症可能扩散并形成局部化脓性病灶,导致纵隔脓肿。此时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等表现,需通过胸部CT明确诊断。治疗需联合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必要时行经皮引流或手术清创。
患者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劳累,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