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环境等方式治疗。慢性咽炎通常由长期吸烟饮酒、用嗓过度、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病原体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慢性咽炎患者需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可选择含草本成分的漱口水辅助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或牙龈炎等口腔疾病,防止炎症蔓延至咽部。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咽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片等抗生素。过敏性咽炎可配合氯雷他定片减轻黏膜水肿。咽干症状明显时,可使用西瓜霜含片缓解不适。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3、物理治疗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能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混悬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适用于增生明显的淋巴滤泡。咽部按摩配合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4、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过烫或油炸食物,减少对咽部黏膜的刺激。适量增加雪梨、银耳等润燥食材的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可饮用罗汉果茶等具有清咽利喉作用的代茶饮。
5、改善生活环境使用空气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定期开窗通风。新装修房屋需检测甲醛浓度,避免接触粉尘、花粉等过敏原。职业用嗓者应配置扩音设备,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
慢性咽炎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止冷空气刺激,夏季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坚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八段锦、游泳等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饮用冰镇饮料。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慢性咽炎患者是否需要做喉镜检查需根据病情决定。若症状较轻且病因明确,通常无须喉镜检查;若出现长期不愈、反复发作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时,则可能需要喉镜检查。
慢性咽炎患者若仅有轻微咽干、咽痒或异物感,且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能明确诊断为单纯性慢性咽炎,一般无须进行喉镜检查。医生可能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症状,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这类患者通常对保守治疗反应良好,喉镜检查并非必要手段。
当患者出现持续加重的咽痛、声音嘶哑超过两周,或伴随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时,需考虑喉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喉镜能直观观察咽喉部黏膜变化,鉴别是否存在喉癌、反流性咽喉炎、声带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对于长期吸烟饮酒的高危人群,或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咽炎患者,喉镜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慢性咽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早晚用淡盐水漱口有助于减轻炎症。避免过度用嗓和接触粉尘等刺激物,室内可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喉镜检查或其他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