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闻不到气味可能与鼻腔阻塞、嗅觉神经损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鼻腔冲洗、药物治疗、嗅觉训练等方式改善。
鼻腔阻塞常见于感冒、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鼻腔内黏液增多或黏膜肿胀会阻碍气味分子到达嗅觉区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嗅觉神经损伤可能由头部外伤、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病毒感染如新冠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暂时性嗅觉减退,多数患者在数周内自行恢复,持续不愈者可尝试嗅觉训练,通过反复嗅闻不同浓度气味刺激神经修复。
日常应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嗅觉功能恢复。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头痛、视力变化需及时就诊。
尿液气味大可能与饮水不足、饮食因素、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
饮水不足时尿液浓缩,尿素含量升高会散发明显氨味,常见于高温环境作业或长时间未补水人群。食用芦笋、大蒜、洋葱等含硫化合物食物后,代谢产物会使尿液出现特殊气味,通常24小时内自行消失。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时,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氨气,多伴有尿频尿急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尿液可能出现烂苹果味,与酮体排出有关。
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大量进食气味强烈的食物,若伴随排尿异常或异味持续存在应及时就诊泌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