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常用药物包括止咳化痰药、解痉平喘药、抗生素三类,具体选择需结合病因及症状。主要药物有氨溴索口服液、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
1、止咳化痰药:
氨溴索口服液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呼吸道纤毛运动,适用于痰多黏稠的患儿。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通过分解痰液中黏蛋白二硫键发挥祛痰作用,但胃溃疡患儿慎用。中药川贝枇杷露含川贝母流浸膏,具有润肺止咳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症状。
2、解痉平喘药: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作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夜间咳嗽和喘息。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通过激动β2受体快速舒张支气管,适用于急性喘息发作,但可能引起心悸等副作用。异丙托溴铵雾化液作为抗胆碱能药物,常与β2激动剂联用增强支气管扩张效果。
3、抗生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可覆盖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儿,对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好抗菌活性。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4、中药制剂: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含麻黄、苦杏仁等成分,具有宣肺平喘功效。金振口服液含羚羊角粉、人工牛黄,适用于高热伴咳嗽症状。使用中成药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成分重复。
5、辅助治疗药物:
布洛芬混悬液可用于38.5℃以上发热的对症处理。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能缓解鼻塞症状,改善呼吸道通畅度。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风险。
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温开水摄入量有助于稀释痰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可减轻呼吸道刺激。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评估病情进展。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喘息、发热等症状。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病毒侵入支气管黏膜导致炎症反应。患儿可能出现阵发性干咳,逐渐发展为咳痰,部分伴有喘息声。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配合雾化吸入缓解气道痉挛。
2、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表现为咳嗽加重、脓性痰液。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3、环境刺激:
冷空气、粉尘或二手烟等刺激可诱发支气管痉挛。患儿接触致敏原后易出现刺激性咳嗽、呼吸急促,需立即脱离污染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
4、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或近期患病的儿童更易发病。这类患儿病程可能迁延,需加强营养支持,适当补充维生素A、D,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抵抗力。
5、过敏体质:
特应性体质儿童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炎症反应更明显。除典型咳嗽症状外,常伴眼痒、皮疹等过敏表现,必要时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并规避致敏因素。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室内温度20-24℃、湿度50%-60%,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稀释痰液。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甜腻食物刺激咳嗽。恢复期可进行拍背排痰,每日2-3次温水擦浴辅助降温。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口唇发绀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医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