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早期可能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心悸和乏力,严重时可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
1、胸闷:
胸骨后压迫感或紧缩感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这种不适可能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胸闷与心肌供血不足直接相关,提示冠状动脉可能存在狭窄。
2、胸痛:
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下颌或背部放射。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疼痛不等,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5分钟。不典型胸痛可能表现为上腹痛或烧灼感,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
3、气短:
活动后呼吸困难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尤其在爬楼梯、快步走时明显。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严重时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心力衰竭。
4、心悸:
心跳不规则或自觉心跳强烈可能与心肌缺血引发的心律失常有关。部分患者会感到心跳漏拍、突然加速或沉重感,这些症状常在安静状态下被感知,需警惕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5、乏力:
不明原因的疲劳和运动耐力下降是冠心病隐匿表现。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全身组织缺氧,患者常感日常活动力不从心。这种乏力感与活动量不成比例,休息后改善不明显。
冠心病患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多食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指标。出现持续性胸痛超过20分钟或伴有冷汗、恶心时需立即就医。
小孩肺炎的危害较大,可能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脓毒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当炎症累及肺部组织时,可能导致肺泡通气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重症肺炎可能诱发心肌炎或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力衰竭。病原体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脓毒症,表现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肺炎链球菌感染还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膜炎,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气道结构特殊,病情进展往往比成人更快。轻度肺炎可能仅表现为咳嗽、发热,但未及时控制可能迅速发展为重症。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局部并发症,影响肺功能恢复。长期反复肺炎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或慢性肺疾病。
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差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平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时接种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