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肺结核病人需通过隔离防护、环境消毒、个人防护、规范用药和定期监测等措施避免传染。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较高。
1、隔离防护:
患者应单独居住,保持房间通风良好,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需用纸巾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需密封处理。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洗漱用品等个人物品。
2、环境消毒:
患者居住环境需定期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患者衣物、床单等需单独清洗,可用沸水煮沸15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患者痰液需用专用容器收集,加入等量5%含氯消毒液浸泡2小时后处理。
3、个人防护:
照顾者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接触后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避免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保持1米以上距离。照顾者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眼、鼻、口等黏膜部位。
4、规范用药: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规范治疗2-3周后传染性会明显降低。不得随意停药或减量,否则可能导致耐药性结核病。
5、定期监测:
照顾者需定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胸部X线检查。如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患者需按时复诊,医生会根据痰菌检查结果评估传染性。
日常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等,补充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照顾者需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检查。患者房间可摆放绿植帮助净化空气,但需避免摆放易积尘的毛绒物品。整个照顾过程中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照顾帕金森病患者需从日常生活协助、用药管理、心理支持、安全防护及康复训练五方面综合干预。
1、生活协助:
帕金森病患者常因肌肉僵硬、动作迟缓导致穿衣进食困难。家属可准备宽松易穿脱的衣物,采用防滑餐具并切割小块食物。如厕时安装扶手,沐浴时使用防滑垫和沐浴椅。每日协助进行关节被动活动,预防肌肉萎缩。
2、用药监督:
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给药,尤其左旋多巴类药物需饭前1小时服用。建立用药记录表,观察异动症、剂末现象等副作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幻觉等严重反应时需立即就医。
3、情绪疏导:
患者易因行动受限产生抑郁焦虑,家属应保持耐心倾听,避免催促。可通过音乐疗法、回忆相册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周安排社交活动。发现持续情绪低落需联系心理医生介入。
4、防跌倒措施:
居家环境需移除地毯、杂物等障碍物,走廊卧室安装夜灯。选择硬底防滑鞋,行走时使用四脚拐杖。冻结步态发作时,可用激光笔引导或口令提示跨越障碍。
5、功能训练:
每日进行面部表情操、发声练习改善面具脸和构音障碍。通过踏步训练、太极拳延缓步态异常。专业康复师指导下的平衡训练可降低跌倒风险,水疗能减轻肌肉强直。
饮食上建议增加杂粮、蔬果摄入预防便秘,蛋白质类食物与左旋多巴间隔2小时食用。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维持肢体功能,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注意居家湿度保持在50%-60%减少皮脂分泌,冬季使用加湿器缓解口干。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午休不超过1小时以避免夜间失眠。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感染发热时及时就医防止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