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喉炎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症状发展通常分为轻度喉梗阻、中度喉梗阻和重度喉梗阻三个阶段。
一、声音嘶哑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声带振动异常,患儿哭声或说话声变得低沉沙哑。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拒奶等非特异性症状。该症状在夜间或晨起时可能加重,与体位变化导致喉部充血有关。
二、犬吠样咳嗽特征性空瓮样咳嗽声类似海豹叫,因声门下区水肿形成特殊共鸣腔所致。咳嗽发作时可能伴有面色潮红,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咳嗽频率随病情进展而增加,在哭闹或活动后尤为明显。
三、吸气性喉鸣吸气时出现的高调喘鸣音由喉部气道狭窄引起,安静状态下即可闻及。伴随呼吸频率增快,婴幼儿可能出现鼻翼扇动。该症状在仰卧位时加重,提示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
四、呼吸困难根据喉梗阻程度表现为不同症状:轻度可见肋间隙凹陷,中度出现锁骨上窝凹陷,重度则伴随紫绀、意识改变等缺氧表现。呼吸窘迫症状常在夜间突然加重,与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有关。
五、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乏力等感染征象,但体温高低与喉梗阻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流涎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时,可在数小时内从轻度发展为重度喉梗阻。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保持环境湿润通风,避免哭闹加重缺氧。可尝试让患儿吸入冷空气缓解喉部水肿,同时准备及时就医。急性喉炎易在夜间加重,建议家长整晚保持警觉,观察呼吸频率、面色及神志变化。治疗期间应提供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喉部不适。恢复期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喉炎复发概率。
小儿急性喉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用声过度、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喉炎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喉梗阻。
1、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病毒侵入喉部黏膜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流涕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特征性犬吠样咳嗽。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减轻喉头水肿。
2、细菌感染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继发于病毒感染。细菌性喉炎起病急骤,常伴高热、吞咽困难,喉镜检查可见脓性分泌物。需及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静脉给药。
3、过敏反应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喉部黏膜发生速发型变态反应。这类喉炎发作突然,多伴有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需立即脱离过敏原,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缓解喉头水肿,必要时联合肾上腺素雾化。
4、用声过度长时间哭闹、喊叫会导致声带机械性损伤。这种情况多见于性格急躁的幼儿,症状以声音嘶哑为主,通常无全身症状。建议让声带充分休息,可配合生理盐水雾化湿润喉部,一般2-3天可自行缓解。
5、环境刺激冷空气、二手烟、空气污染等物理化学刺激会损伤喉部黏膜屏障。患儿常在季节交替时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轻中度喉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使用空气加湿器,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是关键预防措施。
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让孩子接触烟雾等刺激物。急性发作期宜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减少吞咽时对喉部的摩擦。观察孩子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若出现吸气性喉鸣、三凹征等喉梗阻表现,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量摄入柑橘类等酸性食物刺激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