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内出现疙瘩可能由痔疮、肛周脓肿、直肠息肉、肛乳头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缓解、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 痔疮久坐或便秘导致肛垫下移形成静脉团,表现为排便出血和脱出物。温水坐浴可缓解症状,药物可选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普济痔疮栓。
2. 肛周脓肿肛腺感染引发化脓性炎症,伴随剧烈疼痛和发热。需手术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治疗。
3. 直肠息肉肠道黏膜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可能引起便血或肠梗阻。肠镜下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癌变。
4. 肛乳头瘤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肛乳头肥大,排便时有异物感。较小者可外用痔疮膏观察,较大者需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持续便血或肿物增大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