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裂孔疝等胃部疾病可能引起咳嗽。胃酸反流刺激咽喉或误吸入气管是主要机制。
1、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至食管和咽喉部,刺激咳嗽感受器。典型症状包括反酸、烧心,夜间平卧时咳嗽加重。治疗需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铝碳酸镁。
2、慢性胃炎胃黏膜炎症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胃内压增高诱发反流。伴随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可选用胶体果胶铋、瑞巴派特、复方谷氨酰胺等胃黏膜保护剂。
3、胃溃疡溃疡灶周围炎症反应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发咳嗽。特征性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除抑酸治疗外,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治疗。
4、食管裂孔疝胃部通过膈肌缺损进入胸腔,改变食管下段解剖结构导致反流。常见于肥胖人群,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严重者需手术修补膈肌缺损。
建议避免饱餐、睡前3小时禁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呕血、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