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黄水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湿疹继发感染或鼓膜穿孔有关,治疗方式包括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抗真菌药物及手术修复。
1、局部清洁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外耳道,清除脓性分泌物,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掏挖。配合红外线照射促进干燥。
2、抗生素滴耳液细菌性感染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真菌感染选用克霉唑滴耳液。需医生明确病因后指导用药。
3、抗真菌药物伴随耳道瘙痒、脱屑时,可能为真菌性外耳道炎,需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局部涂抹,口服伊曲康唑需严格遵医嘱。
4、手术修复慢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或胆脂瘤形成时,需行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术后避免耳道进水。
治疗期间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忌辛辣刺激饮食。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