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通常可以做微创手术切除。脂肪瘤是常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微创手术方式主要有射频消融术、激光切除术、内镜下切除术、小切口抽吸术、超声引导下切除术等。
脂肪瘤微创手术适用于体积较小、位置表浅且无压迫症状的病例。射频消融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使瘤体凝固坏死,术后仅留针眼大小创口。激光切除术利用二氧化碳激光精准汽化瘤体,出血量极少且恢复快。内镜下切除术适合位于关节腔或体腔深部的脂肪瘤,通过微小通道完成操作。小切口抽吸术采用直径约3毫米的套管针抽吸液化脂肪组织,适合质地较软的脂肪瘤。
部分特殊情况的脂肪瘤需谨慎选择微创方式。瘤体直径超过5厘米或与重要神经血管粘连时,传统开放手术更安全。位于颜面部等美学要求高的区域,需评估微创可能遗留的微小瘢痕。复发性或多发性脂肪瘤可能需结合病理检查排除脂肪肉瘤等恶性病变。合并感染或出血倾向的患者需先控制基础病情再考虑手术。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张力增加。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有无复发迹象,若发现新发肿块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体重,减少高脂饮食摄入,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脂肪瘤再生。
胆结石和胆囊息肉通常可以采用微创保胆手术治疗,但具体是否适用需根据病情评估。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的患者若胆囊功能良好、息肉为良性且直径小于10毫米,可考虑微创保胆取石术联合息肉切除术。该术式通过腹腔镜技术清除结石并切除息肉,保留胆囊解剖结构。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胆囊功能及息肉复发情况。对于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或息肉基底宽大的患者,微创保胆手术效果可能受限。胆囊恶性息肉或合并胆总管结石者需行胆囊切除术。
术后应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每6-12个月复查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