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眼可通过观察眼球位置、视力检查、角膜映光法、遮盖试验、同视机检查等方式判断。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可能与遗传、屈光不正、眼外肌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
1、观察眼球位置自然光线下让被检查者注视正前方目标,若一侧或双侧黑眼球明显向鼻梁方向偏斜,瞳孔部分或全部被眼角遮盖,可初步判断为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患者出生后6个月内即可出现眼球内聚现象,需家长定期观察儿童双眼协调性。
2、视力检查使用标准视力表检测单眼及双眼视力,屈光不正性内斜视常伴随中高度远视。儿童需在散瞳后验光,若远视度数超过300度可能因过度调节引发调节性内斜视,此类患者配戴合适凸透镜后斜视可改善。
3、角膜映光法用手电筒距眼睛33厘米照射角膜,正常眼映光点应位于瞳孔中央。若映光点偏向瞳孔颞侧则提示内斜视,该方法适用于无法配合检查的婴幼儿。检查时需注意区分假性内斜视,部分儿童因鼻梁宽、内眦赘皮造成外观类似斗鸡眼。
4、遮盖试验交替遮盖双眼观察眼球运动,遮盖健眼时患眼向外转动,去除遮盖后患眼又向内转回原位,提示存在显性内斜视。该检查可鉴别隐斜视与显斜视,完全性内斜视患者在任何注视方向均呈现眼球偏斜。
5、同视机检查通过特殊光学设备定量测量斜视角度,可精确判断内斜视属于共同性还是麻痹性。检查时需分别评估第一眼位、向上向下注视25度时的斜视角,非共同性内斜视可能提示颅内病变或眼外肌麻痹。
发现斗鸡眼症状应尽早就诊眼科,儿童建议在3岁前完成首次眼健康筛查。日常生活中避免让孩子长时间注视近距离物体,每用眼20分钟应远眺6米外景物20秒。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眼肌正常功能。先天性内斜视患者需在2岁前完成手术矫正,以获得最佳双眼视功能发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