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过敏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症状。白蛋白过敏反应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药物成分敏感、个体体质差异、既往过敏史等因素引起。
1. 免疫异常免疫系统错误识别白蛋白为有害物质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或全身皮疹,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2. 成分敏感白蛋白制剂中的稳定剂或添加剂可能导致过敏,常伴随眼睑水肿或喉咙发紧症状,需立即停用并采用肾上腺素、苯海拉明、泼尼松等紧急处理。
3. 体质差异过敏体质人群接触白蛋白后更易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可能出现血压下降或意识模糊,需静脉注射甲泼尼龙、异丙嗪、葡萄糖酸钙等药物。
4. 过敏病史既往对血液制品过敏者使用白蛋白时风险显著增高,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和恶心,治疗需联合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
发生白蛋白过敏应立即停止输注并保持平卧位,日常应避免接触同类血液制品,使用前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并做好急救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