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进行B超检查可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子宫内膜状态、卵泡发育情况、盆腔积液、子宫形态异常及附件区占位性病变。
1、子宫内膜:
经期B超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脱落状态,测量基底层的厚度。异常增厚可能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或增生,过薄则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相关。动态观察内膜变化有助于判断月经周期是否正常。
2、卵巢囊肿:
此时检查可鉴别生理性黄体囊肿与病理性囊肿。经期未消退的囊肿需警惕巧克力囊肿或浆液性囊腺瘤。B超能明确囊肿位置、大小及囊液性质,对直径超过5厘米的囊肿建议月经后复查。
3、子宫肌瘤:
月经期子宫充血使肌瘤显影更清晰,可准确判断肌瘤数量、位置及与内膜关系。黏膜下肌瘤常导致经量增多,肌壁间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发尿频。
4、盆腔积液:
经期盆腔少量积液属正常现象,但超过3厘米深度的积液需排查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可区分积液的稀稠度,血性积液可能提示黄体破裂等急症。
5、附件区肿块:
输卵管增粗或卵巢实性占位在经期更易被发现。畸胎瘤、囊腺瘤等良性肿瘤边界清晰,恶性肿瘤多伴有血流信号丰富、形态不规则等超声特征。
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穿着宽松衣物。经期第二至第四天检查效果较佳,此时子宫内膜较薄且卵巢处于静止期。检查后建议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剧烈运动。若发现异常结果需在月经干净后3-5天复查阴超,长期经量过多或严重痛经者应配合性激素六项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