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进行B超检查可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问题。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子宫内膜状态、卵泡发育情况、盆腔积液、子宫形态异常及附件区占位性病变。
1、子宫内膜:
经期B超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脱落状态,测量基底层的厚度。异常增厚可能提示子宫内膜息肉或增生,过薄则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相关。动态观察内膜变化有助于判断月经周期是否正常。
2、卵巢囊肿:
此时检查可鉴别生理性黄体囊肿与病理性囊肿。经期未消退的囊肿需警惕巧克力囊肿或浆液性囊腺瘤。B超能明确囊肿位置、大小及囊液性质,对直径超过5厘米的囊肿建议月经后复查。
3、子宫肌瘤:
月经期子宫充血使肌瘤显影更清晰,可准确判断肌瘤数量、位置及与内膜关系。黏膜下肌瘤常导致经量增多,肌壁间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发尿频。
4、盆腔积液:
经期盆腔少量积液属正常现象,但超过3厘米深度的积液需排查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可区分积液的稀稠度,血性积液可能提示黄体破裂等急症。
5、附件区肿块:
输卵管增粗或卵巢实性占位在经期更易被发现。畸胎瘤、囊腺瘤等良性肿瘤边界清晰,恶性肿瘤多伴有血流信号丰富、形态不规则等超声特征。
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穿着宽松衣物。经期第二至第四天检查效果较佳,此时子宫内膜较薄且卵巢处于静止期。检查后建议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剧烈运动。若发现异常结果需在月经干净后3-5天复查阴超,长期经量过多或严重痛经者应配合性激素六项等进一步检查。
姨妈期需注意保暖、饮食调节、卫生护理、情绪管理和适度运动。主要有避免受凉、补充铁质、勤换卫生用品、缓解压力、避免剧烈运动。
1、避免受凉:
经期盆腔充血时受寒易引发痛经,建议穿高腰裤袜保暖腹部,避免冷水洗浴或游泳。空调房内可披薄毯,睡前用热水袋热敷下腹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经期免疫力下降,受凉还可能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2、补充铁质:
月经失血会导致铁元素流失,可多食猪肝、鸭血、菠菜等高铁食物,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促进吸收。红糖水含少量铁元素但升糖指数高,糖尿病女性需控制摄入量。严重贫血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铁剂。
3、勤换卫生用品:
卫生巾建议每2-3小时更换,夜间使用加长型产品。棉条使用者需注意放置时间不超过8小时,避免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更换前后要清洁双手,选择无香精、透气的正规品牌产品,过敏体质者慎用药物卫生巾。
4、缓解压力:
激素波动易引发焦虑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或听轻音乐放松。与亲友倾诉、写日记也有助于疏导情绪。严重经前综合征可尝试认知行为疗法,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5、避免剧烈运动:
经期前三天建议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禁止倒立、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游泳可能引发感染,马拉松等耐力运动易导致虚脱。但完全卧床可能加重盆腔淤血,适度活动反而有助于缓解痛经。
经期饮食宜温软易消化,可多喝小米粥、南瓜汤等暖胃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使用暖宝宝时注意低温烫伤风险。记录月经周期有助于发现异常,若出现严重痛经、经量突增或周期紊乱应及时就医。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洗液冲洗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