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膀胱镜之后小便出血一般是正常的,可能与检查过程中器械摩擦黏膜有关。若出血量少且1-2天内自行缓解,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需警惕感染或损伤加重。
膀胱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需通过尿道插入器械观察膀胱内部情况。检查过程中可能因器械摩擦导致尿道或膀胱黏膜轻微损伤,表现为小便带血丝或淡红色尿液。这种出血通常呈间歇性,排尿时可能有轻微刺痛感,但不会伴随大量血块或剧烈疼痛。术后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血液滞留,多数患者在24-48小时内症状逐渐减轻。
少数情况下,若患者存在尿道狭窄、膀胱炎症或操作难度较大时,可能出现较严重的黏膜撕裂或穿孔。此时出血量较多,尿液呈鲜红色或伴有血块,可能伴随下腹坠胀、排尿灼痛甚至无法排尿。部分患者因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继发尿路感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等表现。这类情况需立即复查尿常规、泌尿系超声,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或止血治疗。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剧烈运动。观察排尿情况时需注意出血颜色、量的变化,以及是否伴随其他不适症状。若出现持续发热、腰痛或血尿加重,建议及时返院进行尿培养、膀胱造影等检查,排除严重并发症。日常可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局部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