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典型症状主要有月经周期异常、经期持续时间异常、经血量异常、非经期出血、伴随症状等。月经不调可能与内分泌失调、生殖系统疾病、精神因素、营养不良、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月经周期异常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超过35天均属于异常。周期缩短常见于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月经频繁来潮;周期延长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甲状腺疾病有关,部分患者会伴随潮热、失眠。需通过性激素六项、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2、经期持续时间异常正常经期持续2-8天,少于2天为经期过短,超过8天为经期延长。经期过短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有关;经期延长需警惕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块增多。可进行宫腔镜检查,必要时使用氨甲环酸片止血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
3、经血量异常每次月经总量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少于20毫升为过少。月经过多常见于子宫腺肌症、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贫血、乏力;月经过少可能与子宫内膜结核、多次人工流产相关。建议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根据病因使用复方炔诺酮片调节或铁剂纠正贫血。
4、非经期出血两次月经间出现点滴出血或大量出血属于异常现象。排卵期出血通常量少且短暂,而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癌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出血。需进行HPV检测、宫颈TCT筛查,必要时使用地屈孕酮片调节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5、伴随症状严重痛经、乳房胀痛、头痛等症状可能伴随月经不调出现。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继发性痛经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或使用桂枝茯苓胶囊改善血液循环。情绪波动明显者可配合心理疏导。
月经不调患者应注意记录月经周期、经量及症状变化,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猪肝等补血食物,保持会阴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若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或出现严重贫血、剧烈腹痛,须立即就诊妇科或内分泌科,完善相关检查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异位妊娠典型体征主要有停经、腹痛、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腹部包块。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1、停经多数患者有6-8周停经史,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可能更长。部分患者可能将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月经,导致无明显停经史。患者可能伴随乳房胀痛、恶心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呈阳性。需通过血HCG检测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避免与先兆流产混淆。
2、腹痛表现为患侧下腹撕裂样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当血液积聚在直肠子宫陷凹时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血液刺激膈肌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腹痛多由输卵管膨大破裂或流产导致,腹腔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需紧急进行后穹窿穿刺或腹腔镜检查确诊。
3、阴道流血常为少量暗红色不规则出血,可能持续数日至数周。出血源于子宫内膜剥离,部分患者可排出蜕膜管型。需与先兆流产、宫颈病变等鉴别,可通过阴道超声观察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出血量大时可能提示输卵管妊娠破裂,需立即手术干预。
4、晕厥与休克由急性腹腔内出血引起,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20%时可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休克程度与阴道流血量可能不成正比,常见于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准备紧急手术止血。
5、腹部包块盆腔检查可触及子宫旁压痛性包块,质地软且边界不清,多为血肿形成。包块较大时可通过腹部触诊发现,超声检查显示混合性回声团块。陈旧性异位妊娠患者包块可能机化变硬,需与卵巢肿瘤鉴别。包块直径超过4厘米时手术风险增高。
怀疑异位妊娠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禁止热敷腹部或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症状。建议立即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就诊,医生可能开具血HCG动态监测、经阴道超声、腹腔镜等检查。术后需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定期复查血HCG至正常范围。两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需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