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益生菌、蒙脱石散、抗生素等方式治疗。小儿腹泻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可进食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及粗纤维食物。腹泻期间应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2、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能预防和纠正脱水,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分次少量服用。重度脱水或呕吐严重者需静脉补液。补液期间需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变化。
3、益生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生长。适用于病毒性腹泻或抗生素相关腹泻。需与抗生素间隔两小时服用,避免用热水冲服以免破坏活性。
4、蒙脱石散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和病原体,增强黏膜屏障功能。适用于各种类型腹泻,尤其伴随黏液便时。需空腹服用,与其他药物间隔一小时,过量可能引起便秘。
5、抗生素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性肠炎,需经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滥用抗生素可能加重腹泻或导致耐药性。使用期间需观察过敏反应,并配合益生菌调节菌群。
腹泻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注意臀部皮肤护理。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鱼肉泥等。若出现持续发热、血便、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食物充分加热、定期消毒餐具等。
小儿腹泻伴随发热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美林退烧药,但需排除脱水或严重感染等禁忌情况。
美林的主要成分布洛芬,适用于儿童发热的对症治疗。腹泻伴发热常见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使用退烧药前需确认患儿无持续呕吐、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布洛芬可能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轻度腹泻患儿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若腹泻由轮状病毒等引起,发热通常持续1-3天,体温超过38.5℃时可考虑药物干预。
需注意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血便、高热不退等症状,此时单纯退热可能掩盖病情。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部分病毒性腹泻,急性期应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用药期间若出现呕吐加重、皮疹或腹泻次数异常增加,应立即停药就医。
患儿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饮品加重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