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呼吸科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方法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中医认为小儿哮喘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哮喘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邪侵袭、痰饮内伏等因素有关,具体形成机制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诱发、饮食失节生痰、情志失调气逆、久病耗伤正气五个关键环节。

1、先天禀赋不足:

中医认为部分患儿因父母体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导致肾精亏虚、肺卫不固的先天体质。这类儿童常见形体瘦弱、面色晄白、易感外邪,遇风冷刺激即诱发哮鸣气喘。治疗需注重培元固本,通过补益肾气的方剂如金匮肾气丸配合艾灸关元穴调理。

2、外感六淫诱发:

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肺系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尤其风寒束表导致肺气壅塞时,会出现喉间痰鸣、呼吸急促症状。临床常用小青龙汤解表化饮,发作期需及时疏散外邪,缓解期则应益气固表预防复发。

3、饮食失节生痰:

过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运化,水湿停聚成痰饮伏肺。这类患儿多见舌苔厚腻、喉间痰声漉漉,进食海鲜或奶制品后症状加重。治疗需健脾化痰,推荐参苓白术散配合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螃蟹、冰淇淋等生痰之物。

4、情志失调气逆:

中医观察到惊恐哭闹等情绪波动会导致肝气上逆犯肺,引发突发性喘息。常见于性格敏感的儿童,发作时伴有肋胀嗳气。宜用疏肝降气的四逆散加减,配合推拿太冲穴平肝息风。

5、久病耗伤正气:

反复发作的哮喘会损伤肺脾阳气,形成恶性循环。这类患儿多表现为动则气喘、自汗怕冷等虚象。缓解期需长期调补,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能益气固表、培土生金,配合三伏贴疗法效果更佳。

中医强调哮喘防治需注重季节调理,冬季避免晨起受寒,夏季忌贪凉饮冷。推荐常按揉迎香穴、足三里增强卫气,饮食宜用山药粥、百合银耳羹等润肺健脾之品。适度进行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柔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诱发气喘。发作期及时就医,缓解期坚持中药调理配合穴位敷贴,逐步改善过敏体质。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脆甲症 阴虱病 呼吸异常 固定性药疹 局限性水肿 皮肤癣菌病 急性应激反应 视神经脊髓炎 生脓性肉芽肿 输卵管卵巢脓肿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