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针后伤口轻微渗血属于正常现象,主要与局部毛细血管损伤、凝血功能波动、活动牵拉、感染等因素有关。
1. 毛细血管损伤缝合时机械刺激可能导致微小血管破裂,表现为24小时内点状渗血。用无菌纱布轻压5分钟可止血,无须特殊处理。
2. 凝血功能波动熬夜或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建议保持伤口高于心脏位置,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
3. 活动牵拉过早活动会导致缝线摩擦创面。关节部位需用夹板固定,躯干伤口可缠绕弹性绷带减少张力。
4. 感染迹象持续渗血伴红肿热痛提示可能感染。需就医排查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48小时内避免沾水,若出血浸透敷料或出现搏动性出血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