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通过母婴传播将病毒传染给下一代,但并非遗传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宫内感染、分娩过程接触、母乳喂养及密切生活接触,其中分娩期传播概率最高。
1、母婴传播机制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造成宫内感染,但概率较低。分娩时新生儿接触母体血液或分泌物是主要传播途径,建议携带者孕妇在孕晚期检测病毒载量,必要时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
2、阻断措施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完成三针疫苗接种程序可使阻断成功率超过90%。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查乙肝两对半,确认抗体产生情况。
3、哺乳注意事项乳头皲裂或婴儿口腔溃疡时暂停母乳喂养。病毒载量高的产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哺乳风险,可选择配方奶替代喂养。
4、家庭防护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家长需为孩子单独准备餐具,皮肤伤口需及时消毒包扎,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病毒。
建议备孕前进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孕期规范产检并配合医生实施母婴阻断方案,孩子出生后按时完成免疫接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