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肺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氧疗、中医治疗等方式改善。支气管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患儿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注意口腔清洁,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支原体感染建议使用阿奇霉素。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配合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3、雾化吸入治疗:
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溶液雾化吸入,可缓解气道炎症和痉挛。雾化前后清洁面部,雾化时保持平静呼吸。治疗后轻拍背部促进痰液排出,婴幼儿需注意防止呛咳。
4、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2%需给予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监测氧流量和血氧变化,避免氧中毒。严重呼吸困难者需考虑无创通气,出现呼吸衰竭应及时气管插管。
5、中医治疗:
风寒袭肺证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风热犯肺证适用银翘散加减。配合穴位敷贴、小儿推拿等外治法。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婴幼儿用药需谨慎。
患儿恢复期应保持适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可逐步增加瘦肉、鸡蛋、新鲜果蔬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胸片和肺功能,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居住环境需定期消毒,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家长应学会识别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危重症状,掌握正确的拍背排痰手法。疫苗接种是重要预防手段,建议按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小儿支气管肺炎愈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和定期复查。
支气管肺炎患儿康复后,免疫功能可能尚未完全恢复,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左右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修复。饮食上选择易消化且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羹、鱼肉泥,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西蓝花、猕猴桃。每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温和活动。若出现反复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必要时完善胸片检查。
愈后1-2个月内建议每月随访一次,观察肺部体征变化,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再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