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运动出汗过多时建议多喝含电解质的饮品、淡盐水、椰子水、低糖运动饮料及白开水。这些饮品能有效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含电解质饮品:
运动后大量出汗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流失,含电解质的饮品如口服补液盐能快速补充丢失的离子。选择成分包含氯化钠、枸橼酸钾的配方,避免含过多糖分的产品。自制电解质水可混合少量食盐与柠檬汁于温水中饮用。
2、淡盐水:
每500毫升水中添加1-2克食盐配置的淡盐水是最经济的补液选择。盐分能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同时补充随汗液排出的钠离子。注意盐量不宜过高,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3、椰子水:
天然椰子水含有丰富的钾、镁等矿物质,其电解质比例与人体体液相近。含有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水分吸收,适合中低强度运动后饮用。选择无添加糖的纯椰子水,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4、低糖运动饮料:
专业运动饮料含有6-8%的碳水化合物和适量电解质,能同时补充能量和矿物质。选购时注意成分表,优先选择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的产品,避免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
5、白开水:
纯净水是基础补水选择,适合出汗量较少时饮用。大量出汗后单独饮用白开水可能稀释血液电解质浓度,建议配合含盐食物补充。可少量多次饮用,每次150-200毫升为宜。
运动后补水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小时不超过800毫升。除饮品外,可搭配香蕉、橙子等富钾水果,避免立即摄入咖啡或酒精类饮品。高温环境下运动应提前2小时分次饮用500毫升液体,运动中每15-20分钟补充150毫升。若出现头晕、肌肉痉挛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在阴凉处休息,严重时及时就医。
引起夏季小儿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致病性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出现水样便、发热和呕吐等症状。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容易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暴发,常伴随腹痛和低热。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典型表现为黏液便或血便。这三种病原体在夏季因高温加速繁殖、苍蝇媒介增多以及冷饮摄入增加等因素更易活跃。
建议家长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给孩子食用生冷食物,并确保餐具消毒。若腹泻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