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症状主要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意识模糊、皮肤瘀斑等。败血症是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休克。
1、寒战高热败血症患者早期常出现突发性寒战,随后体温迅速升高至39摄氏度以上,发热多呈弛张热或间歇热。这种症状与病原体释放的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若由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引起,可能出现体温不升的反常表现。需通过血培养明确病原体,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治疗。
2、呼吸急促败血症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缺氧表现。这种情况需及时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必要时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注射用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注射液等药物可用于控制肺部继发感染。
3、心率增快由于炎症介质作用于心肌及代偿性心输出量增加,患者心率常持续超过90次/分,严重时可达120次/分以上。可能伴随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等循环障碍表现。需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注射用盐酸多巴胺维持血压,同时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4、意识模糊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及毒素积累可导致嗜睡、烦躁、定向力障碍等意识改变,严重者出现昏迷。这种情况提示病情危重,可能与脑灌注不足或脓毒症脑病有关。除抗感染治疗外,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维持脑部氧供。
5、皮肤瘀斑凝血功能紊乱会导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或弥漫性出血,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这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可用于严重出血的抢救治疗。
败血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饮食需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出入量。所有治疗均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进行,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清洁,发现新发瘀斑或意识状态恶化需立即报告医生。
败血症不是白血病。败血症是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而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两者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方式均不同。
败血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脓毒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控制感染,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等类型,典型症状包括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等。诊断需依靠骨髓穿刺检查,治疗手段包括化学治疗如注射用阿糖胞苷、注射用柔红霉素等药物,部分患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避免感染,出现持续发热、瘀斑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两类疾病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