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间发热可能由环境过热、水分摄入不足等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疾病有关,家长需及时监测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
1. 环境过热:卧室温度过高或包裹过厚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建议保持室温22-24℃,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使用电热毯。
2. 脱水发热:白天饮水不足会使夜间血液浓缩引发低热,家长需定时喂水或母乳,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
3. 呼吸道感染:可能与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有关,通常伴随鼻塞、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4. 泌尿道感染:常见于女婴或未割包皮男婴,可能伴有排尿哭闹,需尿常规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呋喃妥因肠溶片。
夜间发热超过38.5℃或持续3天未退需急诊,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适量补充米汤、稀释果汁等流质。